9月12日下午,江西省博物馆“御瓷归来”展览走进校园,本主题特展曾在2025年5月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省博物馆党群部、藏品保管部、宣教部相关负责人来校,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熊晓萍出席活动并讲话。熊院长首先向省博物馆送精品特展进校园表示衷心感谢,希望馆校继续深化合作,为搭建“大思政”育人平台、联合创建党建品牌及培养时代新人方面创造更大价值。
本次活动旨在将馆藏瑰宝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带入高校,为师生带来一场视觉与知识的盛宴,更通过培养大学生宣讲员,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注入青春活力,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实践课堂师生和院第十七期青马班骨干学员共同参加本次学习交流活动。
瑰宝进校园,零距离感知御瓷魅力
中共江西省博物馆四支部党支部书记、藏品保管部协助负责人钟洪香老师介绍展览背景,向师生展示匠人精神的传承。
江西省博物馆金牌讲解员汪慧卉老师以生动详实的讲解,引领同学们穿越时空,回到景德镇御窑瓷器的辉煌年代。从泥火交融的锻造工艺,到精美绝伦的青花、彩瓷;从宫廷御用的典雅规制,到中外交流的丝路瓷韵,一件件承载着中华文明基因的御瓷精品,通过宣讲员的讲述变得鲜活起来,引发了同学们的阵阵赞叹与深入思考。
薪火相传,培育文化传承新力量
汪慧卉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大学生宣讲员课程。从讲解展示、讲解礼仪和讲解技巧出发,将理论知识与互动引导相结合,对在场的学生们进行了系统而实用的指导。帮助同学们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一名合格的“文化使者”。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学习,不仅深化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更掌握了传播文化、服务社会的一项宝贵技能,责任感与使命感油然而生。
意义深远,搭建馆校合作新桥梁
同学们与讲解员老师深入互动,课堂氛围热烈浓厚,这种创新的“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模式深受学生们喜爱,这也是我校与江西省博物馆开展馆校深度融合、拓宽社会教育职能的一次成功实践。让国宝藏品“走”进来,让历史文化“活”起来,有效激发了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未来,我们将通过馆校共建育人模式,探索培养一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讲员,在博物馆和学校建立起一支扎根校园、富有朝气的文化传播生力军。他们将成为连接博物馆与更广泛青年群体的桥梁,让中国的陶瓷文化、赣鄱文明在广大青年群体中生根发芽,代代相传。
本次展览从即日起将一直持续至10月中旬,欢迎广大师生来大学生活动中心参观学习。(一审:丁雅雪 二审:龚丹洁 三审:肖磊)
团委
2025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