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气温虽有回暖趋势,但总体仍偏低,早晚温差较大,冷空气活动依旧频繁,降水开始增多,空气湿度较大,时而湿冷,让人感觉寒意透骨。在此,学院温馨提醒广大师生,注意防范流行性感冒(甲流)、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病和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等风险发生。

二月高发疾病预警

一、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甲流):流感病毒在低温、潮湿环境下活跃。感染后,通常突发高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传播速度快,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老人、儿童、孕妇及慢性病患者感染后易引发严重并发症。

新冠病毒感染:虽然新冠病毒流行处于低水平阶段,但新冠病毒并未消失。感染症状多样,包括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等。传播途径主要为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以及特定环境下的气溶胶传播。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起发热、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可持续数周。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人群对肺炎支原体普遍易感,儿童和青少年较为多见。

二、感染性腹泻疾病

冬春季是诺如病毒等病毒性感染性腹泻的高发季节,春节期间人群流动频繁,聚餐增多,诺如病毒极易通过粪口途径或间接接触被呕吐物、排泄物污染的环境及气溶胶传播,感染及暴发风险增加。感染发病的主要症状为发热、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

三、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二月天气寒冷,部分师生仍使用燃气热水器、煤炉等取暖设备。若使用不当,通风不良,易导致一氧化碳积聚,引发中毒。轻度中毒会出现头痛、眩晕、心悸等症状,重度中毒可致昏迷甚至死亡。

健康防护措施提醒

一、个人卫生好习惯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每次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咳嗽或打喷嚏后、进食前。

 正确咳嗽和打喷嚏: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手帕捂住口鼻,没有纸巾、手帕时,可用手肘遮挡,避免飞沫传播病菌。

保持室内通风:每天开窗通风至少2-3 次,每次30分钟左右,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降低病菌浓度。

佩戴口罩(尤其重要):在人员密集场所、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如商场、公交车等,建议佩戴口罩,减少感染风险。

二、加强健康监测

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应坚持佩戴口罩,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尽量居家休息。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甚至出现呼吸不畅,应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接触史和症状。

三、疫苗接种别忽视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尤其是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应积极接种疫苗,构筑免疫屏障。

当前流感正值流行期,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显著降低发病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虽然我们一般建议大家在流感流行季来临之前接种流感疫苗,但是对我们每个个体而言,只要还没有感染,我们就可以通过接种流感疫苗来预防流感,减少感染、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显著降低发展为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得了流感、肺炎和其他急性呼吸道感染在恢复后,还可以接种流感疫苗,达到预防流感和其他型别流感的目的。在之前没来得及打疫苗、没来得及接种疫苗的人群,在整个流行季均可接种,特别是对老年人、婴幼儿、慢性疾病患者和同住的家人,早接种早受益。

 

2025年2月8日